贵州省日前引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将要求全省的大中小学都要多聚并措、创新思考新模式,充分的开展劳动教育。

《方案》提出,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全省预计将用3年左右时间进行统筹资源,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将大胆的尝试和融合相关课程助推劳动教育的发展。
《方案》要求,全省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它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
《方案》强调,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